一文读懂:卓越绩效来自持续改进
发布时间:2024-09-03
卓越绩效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源于持续不断的改进。这种理念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据着核心地位,被广泛认为是组织成功的路线图。
卓越绩效模式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方法,它总结了世界著名企业的成功经验,旨在帮助组织实现全面经营绩效和长期成功。2012年,我国发布的GB/T19580《卓越绩效评价准则》进一步强化了“持续改进,追求卓越”的价值理念。这一准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自我评价的标准,也为争创质量奖提供了科学依据。
在卓越绩效模式中,持续改进被视为实现卓越的关键路径。组织需要建立系统的方法,定期测量和分析以绩效为核心的各类数据和信息。通过管理评审,监控和判断组织的运营状态和发展趋势,并据此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。这种持续的改进活动涉及组织的各个层面,需要运用系统管理方法,如PDCA循环法和ADLI循环法,以确保改进工作的自我完善机制。
许多企业通过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。例如,上海电力公司根据供电服务的特性,构建了基于客户满意、超越客户期望的“服务链”。该公司积极导入卓越绩效模式,成为全国质量奖(服务类)的唯一省级电网企业获奖者。再如,国网嘉兴市供电公司通过持续实施卓越绩效模式,先后获得了多项质量奖项,实现了从不断超越到追求卓越的飞跃。
要成功实施卓越绩效模式,组织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要素:
首先,领导力是组织成功的关键。高层领导应不断改进战略管理,完善管理系统、方法和激励机制,以激发员工的奉献精神、成长、学习和创新能力。
其次,顾客驱动的卓越至关重要。组织应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,将客户的投诉和抱怨视为改进的动力,对客户需求的变化和满意度保持敏感,并做出快速、灵活的响应。
再者,数据、信息和知识的管理至关重要。组织应选择、收集、分析和管理这些资源,充分灵活地使用它们来改进绩效。
最后,改进活动需要分层次、分类型、分项目组织实施。可以根据问题的技术和管理因素,选择合适的改进方法,如科技攻关、管理创新、六西格玛等,并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质量改进工具和统计分析方法。
卓越绩效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,而是通过持续改进可以逐步实现的过程。通过系统地导入卓越绩效模式,组织可以不断提升经营绩效和管理水平,最终达到卓越的境界。这不仅有利于组织的长期成功,也能为所有相关方创造价值,实现共赢。